投稿

机器人产业冲向千亿级的底气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时间/2019-08-30 10:30:26
智域网按 “到2022年,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将成为经开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管委会主任梁胜日前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作主题报告时表示,经开区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将利用三年时间冲向千亿级,从去年底的510.4亿到千亿,任务可谓十分艰巨。经开区为何有这样的底气?

 
  “到2022年,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将成为经开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管委会主任梁胜日前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作主题报告时表示,经开区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将利用三年时间冲向千亿级,从去年底的510.4亿到千亿,任务可谓十分艰巨。经开区为何有这样的底气?

  产业发展的趋势创造广阔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作主旨报告时分析指出,全球机器人产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虽然2018年增速有所下降,但是长期来看,机器人产业承载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与新兴科技融合不断深化,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生态不断优化,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供给侧来看,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机器人研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方面实力雄厚,北京有资源也有条件实现机器人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特别是依托机器人大会的溢出效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明显的机器人产业集聚态势,带动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作主题报告时指出,基于北京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将统筹做好政策引导,进一步汇聚各类发展要素,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提升优势领域规模实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在制定《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到2021年北京市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五四三二”,“五”是将构建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仓储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4+1产业发展格局;“四”是支持四大产业创新模式,分别是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央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创业孵化模式、跨界融合创新模式;“三”是激活三大应用市场,加大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开展服务民生领域示范应用,推动服务机器人示范应用;“二”是实施完善机器人协同配套体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大产业协同路径。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
 
  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经开区,早在去年初,就将原有的装备制造产业这一主导产业升级成为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并确立了“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在经开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引进资源要素的步伐下,截至今年上半年,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已达239亿元。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全球趋势下,在全市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下,经开区冲向千亿级的速度将不断加快。
 
  机器人企业聚集增强内生动力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在支撑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经开区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率先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动能、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使命,近年来,致力于做强机器人产业,提升新产业集群的迭代能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据经开区投促局统计,目前全区集聚智能机器人企业和机构180余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近70%,产业比重约占全国的5%以上。在180余家企业、机构中,有费斯托、安川、哈工大等28家高端工业机器人企业,有大艾机器人、智能佳、众德迪克等30家服务机器人企业,有京东无人仓、京仪自动化、金雨龙等25家特种机器人企业,同时还有SMC、智同等4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及施耐德、仪综所、电子四院等39家自动化解决方案及配套企业及单位。各板块企业间形成了相互合作、融合共生,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智能前沿技术、机器人认证检测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整个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生态,在电子、汽车、医药等智能制造领域发挥应用示范和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机器人企业聚集,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快速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有效显现。尤其是近四年,机器人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机器人领军企业,研发出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初步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的良好发展生态。通过连续举办四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承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产业博览会,机器人产业成为亦庄开发区新的名片,带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了亦庄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水平,引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经开区将聚焦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机器人关键技术,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智能制造技术集成突破,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全面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区域产业的基础形成示范走向全国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75%、人均生产效率提高50%、运营成本降低16%、能源利用提高16%”,这是区内企业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聚集的环境中实现的。走进该公司药品报装车间,生产线上人员密集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等智能自动化装备,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进入自动灯检机进行药品质量在线检测、合格品放行后自动分类包装、关联监管码系统在线关联管理,自动化程度高。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条自动包装线改变了以前包装信息混乱、人员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监管数据不完备给追溯管理带来麻烦的问题。
 
  据统计,经开区现有企业2.3万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经开区投资累计超千亿美元,包括奔驰、abb、康宁、GE、拜耳等近9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30多个项目。在这样的产业基础上,经开区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让高端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有了用武之地,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企业在创新产品开发后,就有区内企业提出相关应用需求,甚至各企业还主动找到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企业定制开发新产品,让产品开发与应用紧密集合,不仅推动了智能制造的高水平发展,也激发了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企业研发创新的强大动力。
 
  “在区内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支撑下,建成高质量智能制造工厂的不只智飞绿竹一家”,经开区企服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区内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占到全市四成以上。还有19家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企业,被认定为经开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在全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域网立场!智域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智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智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智域网的追责。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