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BMC公共卫生》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4岁—17岁的欧洲国家在校生中,使用社交网络较多的孩子比只填写个人资料的孩子,更容易遭遇网络霸凌行为。研究者号召,教育系统应在课程中纳入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在那些网络使用率急速上升的国家。
来自希腊雅典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罗马尼亚、德国和波兰的在校生,如果每天使用社交网络超过两小时,便更容易遭受网络霸凌,包括收到激烈的、有威胁性的信息,被社交排挤,被人散布谣言,以及被人分享私人的、不合适的或有羞辱性的信息。
研究共同作者表示,这是一个重要发现,过去的研究认为,无论是拥有社交网络账号但不常用,还是大量使用社交网络,都会提高被网络霸凌的风险,但新发现对这一结论提出了挑战。
研究发现,有些国家的在校生遭遇网络霸凌的比例较高,如罗马尼亚(37.3%)、希腊(26.8%)、德国(24.3%)和波兰(21.5%),有些国家这种情况则较低,如荷兰(15.5%)、冰岛(13.5%)和西班牙(13.3%)。
而除了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还有多个因素可能会影响网络霸凌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可以解释这种国家间的差异。希腊和罗马尼亚的网络霸凌较多,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缺乏相关法规,社交网络的突然崛起也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了巨大的技术代沟。荷兰的网络霸凌较少,可能是因为荷兰较好地推广了网络安全策略,且在教育系统中有专门针对上网技巧的教学。无论在哪个国家,青少年在没有监管和缺乏网络素养的情况下上网越多,越容易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私人信息以及与陌生网友见面。
该项目作为观察性研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调研,7个国家中共有12372名14岁—17岁的学生参与调查。